宫崎骏和吉卜力工作时八十年代的作品大多启用职业配音演员辅助完成角色的塑造,例如《风之谷的娜乌西卡》(84年)中的岛本须美,《天空之城》(86年)中的田中真弓、横泽启子,《龙猫》(88年)中的坂本千夏,《魔女宅急便》(89年)中的高山南,《红猪》(92年)的森山周一郎等。这一时期,也有个别明星参与到配音工作中去,但大多担任配角,例如《龙猫》中为爸爸草壁先生配音的日本著名撰稿人、作家糸井重里。
《龙猫》中的爸爸
1991年高畑勋导演的吉卜力动画电影《岁月的童话》主角分别由与福山雅治共同出演过电影《爱有明天》的女演员今井美树,以及男演员柳叶敏郎担任——如果你看过那则不断反转的日本乐透彩票广告,一定对扮演同名“反派角色”的柳叶敏郎有印象。与吉卜力之前的作品不同,《岁月的童话》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浪漫爱情故事,演员的声线也十分贴合剧情。以《岁月的童话》为分界点,演员明星开始担任吉卜力动画电影主角配音工作。例如1994年代《平成狸合战》以及1997年《幽灵公主》中的石田百合子、1995年《侧耳倾听》中的高桥一生……
作为吉卜力工作室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第一部作品,《千与千寻》仍然延续着九十年代吉卜力动画电影在声优选择方面的大方向,为女主人公荻野千寻配音的是职业声优,而为男主人公白龙配音的则是当时小有名气的童星入野自由(入野后来成为了一名职业声优),参与这部电影配音工作的还有现已成为日本热门影视演员的神木隆之介、大泉洋等。《千与千寻》之后,吉卜力工作时动画电影的配音阵容中,演员的成分越来越高,责任越来越重,2002年的《猫的报恩》中戏份排在前五位的角色皆由演员担任,其中囊括了山田孝之、池胁千鹤等。从《猫的报恩》开始,全明星阵容配音成为吉卜力工作室出品动画电影的常态。
《猫的报恩》全明星阵容配音
2004年日本最具影响力的艺人之一木村拓哉为动画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中主人公“哈尔”配音,在日本引发轰动与热议,最终效果和反响都不错。2006年,宫崎骏之子宫崎吾朗首次担任导演的动画电影《地海战记》上映,《地海战记》成为当时当红女歌手手嶌葵的配音出道秀,而男主人公则有杰尼斯旗下艺人冈田准一担任配音,中国观众熟悉的香川照之亦在动画中献声出演且担任重要角色……
2002年以后的吉卜力工作室出品动画电影,几乎找不到由职业配音演员担任主役的作品。因而舆论也发出了“为什么宫崎骏不用职业配音演员”的疑问,一时间众说纷纭。流传较广的说法是,宫崎骏本人认为职业配音演员容易沉溺于技巧而忽视对角色的把握和体验,工于雕饰有失自然;另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则是随着动画制作技术的发展,帧数的增加,动画电影完全能够满足在镜头前生动体现人物表情的需求,人物面部表情更加细腻丰富,不似电视动画那般需要依赖声音表现人物内情感,演员的表演经验更贴合人物。这两种观点完全将职业配音演员当作炫耀声音技巧的工具,否定了“配音演员”的表演部分,同时也否定了配音导演的对剧情和角色的把控。
换个角度看,从《猫的报恩》开始,吉卜力工作室的电影影响力大不如前,更多的日本动画电影人崛起,市场竞争激烈。全明星阵容配音市场号召力更强,同时也能够在电影宣传期为电影提供更多营销的噱头。除了吉卜力工作室,其他日本动画电影人的作品也大多采用全明星配音的模式,例如2016年轰动一时的新海诚动画电影《你的名字》男女主角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担当;2017年新房昭之导演根据岩井俊二同名小说改编的动画电影《升空的焰火,从下面看?还是从侧面看?》男女主角分别由当红小生小花菅田将晖、广濑铃担任;2018年细田守电影《未来的未来》则汇集福山雅治、黑木华等……
《你的名字》声优上白石萌音、神木隆之介
在二次元文化深入渗透社会的日本,动画电影尚且需要三次元的明星演员提升票房号召力,在二次元文化仍然被视为亚文化、动画电影仍然被视为“青少年/儿童向”的中国,受制于票房压力,启用明星配音似乎也无可厚非。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暴露出动画电影自身受众的局限性。
在职业配音演员(声优)高度偶像化、明星化的日本,配音演员的市场号召力和知名度并不亚于一般演员,但从首宗覆盖面上仍然不及演员明星、甚至是流行歌手,普通的译制片的配音工作仍然大多由职业声优完成,而动画电影作品则倾向于起用明星配音提升票房号召力,中国国内的整体情况也是如此。简而言之,人脸才有吸引力,例如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阿拉丁》,即便加入大量后期特效,但观众仍然能够辨认出“灯神”的面貌,因而中国译制版起用的是专业配音演员,而主角同样是依赖特效完成的《大侦探皮卡丘》则起用演员雷佳音进行配音。
针对《千与千寻》个案来看,起用明星阵容配音之所以引发争议,一方面是由于国产影视剧大多不使用演员原声、不做现场收音(同期录音),大多另请职业配音演员进行后期处理,观众对于一些演员的台词功底和声音表现力缺乏认识,因而对演员配音最终呈现出的效果持怀疑态度;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千与千寻》这部动画电影本身的影响力足够大,对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号召力足够强,无需利用名人知名度增强吸引力,对于一些观众而言,起用明星配音反而更像是在给明星增加热度,如果配音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影响观感。
从日本动画电影既有经验上看,明星配音对作品整体的效果影响不大,主要作用在前期宣传环节,只要演员的台词表现力处理得当,便能够成为电影市场表现的加分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